【海岛植物小讲堂】厚藤马背上的小喇叭
更新时间:2025-08-16 07:35:24
来源:紫薇树
又叫马鞍藤、二叶红薯、鲎藤。但作者觉得马鞍藤的叫法最为恰当,因其叶片表层有一层很厚的革质,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水分的流失,厚厚的叶片呈马鞍形而得名,更简单记住。因其紫红色、漏斗状的小喇叭花,美丽夺目,红花绿叶相辉映,因此还有“海边花后”的美名。
叶:革质或肉质,马鞍状,全缘,先端微缺或洼陷,基部截平至浅心形,长3.5~9厘米。
产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(海南各地及附近岛屿)、广西、香港及澳门,海边常见,多成长在沙滩上及路旁边向阳处。广布于热带沿海区域。
典型的海岛海岸带植物,沙滩上、岩岸缝、珊瑚礁、水岸边及红树林边际常常能见到其身影,在沙地上喜爱和海边月见草(Oenothera drummondii)结伴出行。在海边区域其他植物无法成长的瘠薄之地,只需有马鞍藤的种子落地发芽,就可以等待一片绿意呈现,具有抗风、耐旱、耐瘠薄、耐沙埋、耐盐碱等特色,是海滩后滨沙地美化、生态修正的首席代表。
全草入药,有祛风除湿、拔毒消肿之效,治风湿性腰腿痛,腰肌劳损,疮疖胀痛等。在我国台湾,民间用其枯燥叶煎汁内服,对海蜇刺伤引起的风疹、瘙痒有杰出的医治效果,外用有止痛、避免褥疮之效。
四季常绿,叶形独特,花多色艳,花果期较长,简直全年有花,,植株根系兴旺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常培养观赏用,是很优异的防风固沙及沿海美化植物。
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许报刊杂志,如有不当请当即与咱们联络,并将详细链接发给咱们,咱们将酌情修改,谢谢!